• 贺教授教授,博士导师

      教授,博士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998年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1998-2006年先后在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普林斯顿大学等单位从事科研及研发工作。现为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所长,高压科学与技术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高压物理、超硬材料、能源材料、纳米复合陶瓷等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曾为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用于原位中子衍射的高压装置,获该实验室“杰出创新”奖;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国产六面顶压机的二级六-八模大腔体静高压系统;主导研发的超硬复合材料已开始应用于国内高速高效切削加工与石油钻探领域;生长出了世界上最大的超硼氧化物(B6O)单晶,被《Nature》杂志编辑分别在“Materials update” 及 “Science update”上专文介绍;首次采用一步反应烧结法,在高压下制备出了高性能的纳米结构超硼氧化物超硬复合陶瓷。近五年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支撑计划等各类项目10余项,在Adv Mater, Phys Rev Lett, Phys Rev B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被SCI收录70余篇,他引700余篇次,获准国内外专利5项。

      • 四川省成都市
      • 其它
      • 专利:3
      立即咨询
    • 严(工程师)总工程师、总经理

      1980.9~1984.7: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材系建筑材料及制品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84.9~1986.8:在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工程系施工教研室工作,任建筑材料课专业教师。1986.9~1989.6:在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研究生院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师从孙伟教授,获工学硕士学位。1989.6~2003.2:在中国石化集团第四建设公司隔热耐磨衬里工程公司工作。历任衬里公司技术部副主任、主任、副总工程师、总经理等职。2000年入选天津巿大港区“131人才工程”人才库,2002年入选中国石化集团公司“131人才工程”人才库。2003.2~至今:西南科技大学材料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并于2004.4至2005.9在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作访问学者,研究高性能混凝土及修补材料。学术成果:本人长期致力于水泥混凝土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1984年~1989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纤维增强高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1989年~2002年,主要从事重油催化裂化装置衬里的研究及衬里材料的国产化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了科研项目十余项,经济效益达数千万元。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隔热耐磨衬里技术规范》SH3531-2003。2003年后主要从事本科及研究生教学及科研工作,主讲《高性能混凝土及制品》、《新材料专题》等课程,指导学生参加四川省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全国混凝土竞赛并获奖,主持多项教改项目。在香港科技大学期间,主要承担了“光纤腐蚀传感器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研究”、“超高强混凝土(DSP)的研究”、“墙面修补用ECC材料的研究”等项目的研究。目前主要从事先进建筑材料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主持“用粉煤灰生产地聚合水泥技术的研究”、“新型含镁水泥的研究”等项目,参与多项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先后发表科研论文数十篇。

      • 四川省乐山市
      • 其它
      • 专利:3
      立即咨询
    • 邓(讲师)讲师

      2001年在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专业获药物化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从事药物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讲本科生及研究生的《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化学》、《有机杂环化学》等课程。现主要研究方向为:抗肿瘤药物研究、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研究、药物合成工艺及产业化研究。近年来,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重大新药创制”项目2项、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项目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四川大学青年科学基金1项、企业药物开发项目15项;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参研新药8项;申请发明专利36项(国际申请3项),其中已授权18项;参编本科生教材2部。获2003年、2005年、2008年度四川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奖励计划”资助,被评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现兼任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科技部863项目专家库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四川省新药评审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 1、抗肿瘤药物研究 2、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研究 3、药物合成工艺及产业化研究

      • 四川省成都市
      • 其它
      • 专利:36
      立即咨询
分类
筛选